提供產(chǎn)品 歐澤生物石榴皮提取物40%石榴鞣花酸 灰白色粉末 現(xiàn)貨供應(yīng)
單價 | 面議 |
起訂量 | 1 桶 |
發(fā)貨期限 |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內(nèi)發(fā)貨 |
所在地 | 陜西 / 寶雞市 |
有效期至 | 長期有效 |
瀏覽人次 | 297 |
最后更新 | 2024-06-13 11:10 |
多酚 | 25% |
鞣花酸 | 40%-90% |
【英文名稱】 Pomegranate P.E. 拉丁名 Punica granatum L
【主要規(guī)格】:40%-90% 鞣花酸
10%-70% 多酚
【植物來源】 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干燥果皮。
【有效成分】 鞣花酸,多酚
【檢測方法】 HPLC/UV
【性狀】灰白色粉末
【包裝】25公斤/桶(內(nèi)包裝為雙層塑料袋,外用鋁箔袋或紙板桶)
【保存】置于陰涼干燥、避光,避高溫處
【保質(zhì)期】:2年
【產(chǎn)品簡介】石榴皮是石榴科植物石榴的干燥果皮。其性溫,味甘、酸、澀,入肺、腎、結(jié)腸經(jīng)。石榴皮主要成分為鞣質(zhì)(10.4%~21.3%)、蠟(0.8%)、樹脂(4.5%)、甘露醇(1.8%)、糖(2.7%)、樹膠(3.2%)、菊粉(1.0%)、黏質(zhì)(0.6%)、沒食子酸(4.0%)、蘋果酸、果膠和草酸鈣、異槲皮苷。
【起源與分布】石榴原產(chǎn)伊朗及阿富汗等中亞地帶。漢初從西域引入中國、《西京雜記》(5世紀(jì))中記述漢武帝在京城長安建“上林苑”時,已栽種石榴?!洱R民要術(shù)》(公元533~544年)中已記述石榴的繁殖和栽培方法。證明石榴早在漢代傳入中國陜西省,栽培歷史將近2000年。而今在亞洲、非洲、美洲、歐洲沿地中海各地均有栽培。中國南北各地除極寒地區(qū)外,均有分布。重點產(chǎn)區(qū)有江蘇的南京、徐州、邳縣、睢寧、太湖洞庭山等,安徽的懷遠(yuǎn)、蕭縣、灘溪、巢縣等,陜西的臨潼、乾縣、三原等,云南的蒙自、巧家、建水、呈貢,山東的棗莊市等。此外,河南、山西、甘肅、新疆等省(自治區(qū))也有栽培。新疆葉城石榴,果大質(zhì)優(yōu),頗負(fù)盛名。
【別名】酸石榴、珍珠石榴、安石榴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灌木或小喬木,高可達(dá)7m。樹皮灰褐色,幼枝略帶4棱,先端常成刺尖。葉多對生,有柄;葉片長方窄橢圓形或近似卵形,長2—9cm,寬1—2cm,全緣,上面有光澤,側(cè)脈不明顯,夏季開紅色花,單生枝頂葉腋間,兩性花,常有多花子房退化不育,有短梗;花萼肥厚肉質(zhì),紅色,管狀鐘形,頂端5—7裂;花瓣與萼片同數(shù),寬倒卵形;雄蕊多數(shù),著生萼筒上半部;子房下位。漿果近球形,果皮厚,頂端有直立宿存花萼。種子多數(shù),有肉質(zhì)外種皮。石榴化學(xué)成分主要化學(xué)成分為多酚類、黃酮類、生物堿和有機(jī)酸,此外還含有甾類、磷脂、甘油三酯、揮發(fā)油、氨基酸及礦物質(zhì)等。
1.多酚類化合物從石榴皮提取分離得安石榴苷、安石榴林、木麻黃寧、石榴皮亭A、石榴皮亭B、鞣云實精、鞣花酸、沒Chemicalbook食子酸及英國櫟鞣花酸等;從石榴汁中提取分離得沒食子酸、槲皮苷、綠原酸、根皮苷、咖啡酸原兒茶酸、兒茶素及香豆酸等,其中沒食子酸和兒茶素的含量較高。
2.黃酮類化合物石榴皮中黃酮類化合物包括天竺葵素類、飛燕草素類和蘆丁等。石榴皮還含有3種黃酮醇類植物雌激素,即毛地黃黃酮、槲皮素和莰菲醇。石榴籽也含有2種異黃酮類植物雌激素,即5,7,4′-三羥基異黃酮和7,4′-二羥基異黃酮。
3.生物堿類化合物石榴中主要含哌啶類和吡咯烷類生物堿。哌啶類生物堿包括石榴堿、N-甲基石榴堿、偽石榴堿、N-乙酰石榴堿等。石榴的不同部位所含哌啶類生物堿的種類有所差異,N-乙酰石榴堿、2-(2,-羥丙基)-吟1-哌啶、sedridine及N-乙酰sedridine的2個異構(gòu)體分布于石榴的幾乎所有部位。石榴皮堿、偽石榴皮堿、N--甲基石榴皮堿、異石榴堿主要存在于根皮、莖皮、枝皮和果皮中。2-(2,-羥丙基)-吟1-哌啶、2-(2,-丙烯基)-吟1-哌啶和降偽石榴堿在根皮中含量較高。石榴中的吡咯烷類生物堿主要有古豆堿和降古豆堿,二者主要存在于根皮中,但含量不高。
4.有機(jī)酸類化合物石榴籽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類化合物。果汁中以多元直鏈羧酸為主,其中檸檬酸含量最高,平均含量可達(dá)到4.85g·L-1,其次為L-蘋果酸(平均含量1.75g·L-1),還有酒石酸、草酸、(—)-奎寧酸和琥珀酸等。5.其它類成分甾類、磷脂、甘油三酯、揮發(fā)油均分布于石榴籽中,氨基酸、礦物質(zhì)分布于石榴汁中。圖2為鞣花酸的化學(xué)結(jié)構(gòu)式